小孩放炮手燒傷起泡,首先要降低皮膚溫度,還要正確處理水泡,水泡皮脫落后需外用藥物治療。
小孩子的手一旦被燒傷起泡,需及時降低皮膚溫度,防止損傷的面積加大。將手放在水龍頭下用冷水沖洗,需連續(xù)沖洗20分鐘左右,直到疼痛減輕為止。如傷口并未破損,可以將手浸泡在冷水中20分鐘,若傷口皮膚有破損則不能繼續(xù)浸泡,以免發(fā)生感染。
若水泡比較小,可不進行特殊處理,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后便能自行吸收。部分水泡比較大或位置特殊,如處于關節(jié)等較易破損的部位,為了避免水泡破裂引起更大的損傷,可以請專業(yè)醫(yī)生來刺破水泡或抽取其中的液體,期間要做好消毒工作。水泡已經(jīng)破損,需用消毒棉簽擦干周圍的液體,并使用無菌紗布輕輕覆蓋。
水泡皮脫落時,可以考慮外用藥物治療,常用藥包括濕潤燒傷膏、康復新液、生肌膏等。這些屬于祛腐生肌的藥物,具有祛腐生肌的作用,能促進肉芽組織生長,加速傷口愈合。
0次瀏覽 2025-08-01
0次瀏覽 2025-08-01
851次瀏覽 2023-09-06
2次瀏覽 2025-08-01
2次瀏覽 2025-08-01
0次瀏覽 2025-08-01
2次瀏覽 2025-08-01
0次瀏覽 2025-08-01
1次瀏覽 2025-08-01
1次瀏覽 2025-08-01
1次瀏覽 2025-08-01
0次瀏覽 2025-08-01
1次瀏覽 2025-08-01
2次瀏覽 2025-08-01
0次瀏覽 2025-08-01
1次瀏覽 2025-08-01
0次瀏覽 2025-08-01
0次瀏覽 2025-08-01
0次瀏覽 2025-08-01
2次瀏覽 2025-08-01
187次瀏覽 2025-07-15
0次瀏覽 2025-08-01
4419次瀏覽
4358次瀏覽
4343次瀏覽
4247次瀏覽
4501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