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防李斯特菌在冰箱中的生長和傳播可通過定期清潔冰箱、生熟分開存放、控制冷藏溫度、避免食物長期儲存、及時處理變質(zhì)食物等方式實現(xiàn)。李斯特菌是一種耐低溫的食源性致病菌,可能污染乳制品、即食肉類、生鮮蔬菜等食物。
每周用稀釋的含氯消毒液或專用清潔劑擦拭冰箱內(nèi)壁、隔層及密封條,重點清理食物殘渣和液體滲漏處。清潔后保持冰箱干燥,避免潮濕環(huán)境滋生細菌。冷凍室應每3個月除霜一次,防止冰層過厚影響制冷效果。
生肉、海鮮等需用密封盒或保鮮袋獨立包裝,放置于冷藏室下層抽屜內(nèi),防止血水滴落污染其他食物。即食食品、熟食應存放于上層隔間,與生食保持至少10厘米距離。使用不同砧板和刀具處理生熟食材。
冷藏室溫度需維持在0-4攝氏度,冷凍室溫度應低于零下18攝氏度。使用冰箱溫度計定期監(jiān)測,避免頻繁開關門導致溫度波動。未食用完的飯菜應在2小時內(nèi)放入冰箱,且保存時間不超過3天。
高風險的即食肉類、軟質(zhì)奶酪等建議在包裝標注的保質(zhì)期內(nèi)食用完畢。切開的水果蔬菜應在24小時內(nèi)食用,乳制品開封后不超過說明書建議期限。定期檢查食品狀態(tài),丟棄過期或包裝破損的物品。
發(fā)現(xiàn)食物出現(xiàn)異味、黏液或霉斑時,應整批丟棄并徹底清潔存放區(qū)域。處理可疑污染食物時佩戴一次性手套,接觸后需用肥皂洗手20秒以上。孕婦、老年人等高風險人群應避免食用未經(jīng)加熱的冷藏即食食品。
日常需注意冰箱內(nèi)食物存放量不超過七成容量以保證冷氣循環(huán),每月檢查排水孔是否堵塞。高風險人群可考慮將易腐食品加熱至75攝氏度以上再食用,蔬菜水果充分清洗去皮。若食用冷藏食品后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、腹瀉等李斯特菌感染癥狀,應立即就醫(yī)并進行細菌學檢測。
843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59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0次瀏覽
4518次瀏覽
7712次瀏覽
4525次瀏覽
4310次瀏覽
4432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