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些人不容易得老年癡呆?別太焦慮,對照看看,希望你在其中!

博禾醫(yī)生
最近總忘帶鑰匙?手機拿在手里還到處找?先別急著對號入座!其實大腦就像肌肉,用進廢退。研究發(fā)現,某些生活習慣能像"防銹劑"一樣保護我們的大腦。
1.每周聚會3次以上的"派對動物"
社交時大腦要同時處理語言、表情、情緒等多線程任務,相當于給神經元做體操。孤獨老人患癡呆風險比社交活躍者高40%。
2.擁有5個以上知心好友的"人氣王"
深度交流能刺激大腦分泌腦源性神經營養(yǎng)因子,這種物質堪稱神經細胞的"肥料"。
1.掌握雙語或多語言的"語言天才"
切換語言時前額葉皮層會得到鍛煉,就像給大腦裝了個"備用系統(tǒng)"。
2.保持新技能學習的"好奇寶寶"
50歲開始學鋼琴或編程都不晚,新技能會在大腦開辟全新的神經通路。
1.每天快走30分鐘的"暴走族"
有氧運動能促進海馬體生長,這個區(qū)域專門負責記憶存儲。
2.每周跳舞2次的"舞林高手"
需要協調肢體和音樂的運動,對大腦的鍛煉效果是普通運動的2倍。
1.雷打不動睡夠7小時的"睡美人"
深度睡眠時腦脊液會沖洗掉β淀粉樣蛋白——這種物質正是癡呆的元兇之一。
2.堅持20分鐘午休的"養(yǎng)生專家"
短暫午休能讓過度活躍的神經元得到修復,但超過1小時反而有害。
1.愛吃深海魚的"海鮮控"
Omega-3脂肪酸能減少腦部炎癥,每周吃3次手掌大小的深海魚效果最佳。
2.蔬菜當主食的"食草族"
羽衣甘藍、菠菜等富含葉酸,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——這個物質會加速腦萎縮。
特別提醒:手機里那個"每天玩數獨防癡呆"的謠言該刪了!單純重復性思維游戲效果有限,要配合身體運動才有效。從現在開始,試著把跳廣場舞變成社交活動,用左手刷牙開發(fā)右腦,給生活加點新鮮感。你的大腦,遠比想象中更渴.望挑戰(zhàn)!
家里有老人的注意:畫不出這樣的鐘,或是“老年癡呆”前兆
醫(yī)生反復叮囑:老年癡呆患者,寧可在家躺著,也別出門做這3事!
醫(yī)生提醒:有這3個習慣的人容易患老年癡呆,建議早改正
60歲后記憶力減退,不一定是老年癡呆,真正的老年癡呆有4個癥狀
66歲大爺,天天吃核桃補腦、防老年癡呆,四個月后健康狀況咋樣?
“老年癡呆”跟睡覺有關?提醒:55歲后,日常生活中注意這4點
研究發(fā)現:年過65還沒老年癡呆的人,有4個共性,看看你有嗎?
醫(yī)生研究120名老年癡呆患者,意外發(fā)現:患病者大多有這4個習慣
醫(yī)生勸告:一旦患上了老年癡呆,這3事就不要做了,別害了自己!
焦慮型依戀型人格是精神病嗎
焦慮癥不能吃的食物
焦慮癥會不會手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