貧血(anemia)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,低于正常范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。由于紅細胞容量測定較復雜,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(Hb)濃度來代替。我國血液病學家認為在我國海平面地區(qū),成年男性Hb小于120g/L,成年女性(非妊娠)Hb小于110g/L,孕婦Hb小于100g/L就有貧血。
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多種:缺鐵、出血、溶血、造血功能障礙等。一般要給與富于營養(yǎng)和高熱量、高蛋白、多維生素、含豐富無機鹽和飲食,以助于恢復造血功能。
適當攝入高鐵食物。植物性食品中,富含鐵的有黑木耳、海帶、紫菜、桂圓、銀耳、番茄、黑豆、大豆等;其次為芹菜、薺菜、油菜、莧菜、豆腐干、蠶豆、豇豆等。在動物性食物中,含鐵量較高的有豬肝、豬血、蝦、豬腎、黃魚等。
菠菜和雞蛋含鐵量雖高,但吸收率僅為1.33%,而豬肝、豬肉含鐵量較低,但吸收率達到22%。動物性食物中所含的是血紅素,吸收好,且不受其他因素影響,而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草酸、磷酸等物質,會妨礙鐵的溶解和吸收。
注重烹調方法提高鐵質的吸收率。果蔬搭配,能提高植物性食物內鐵的吸收率,而且新鮮水果、蔬菜含大量維生素C,也可以增加鐵的吸收。如黑木耳炒肉末,可提高黑木耳的鐵吸收率;將西紅柿、肉末、豆腐一塊燒,豬血與豆腐加醋做成酸味湯,血和醋均會使豆腐中的鐵吸收率增加。
用鐵鍋、鐵鏟烹調食品,可以使脫落下來的鐵粉與食物結合,增加鐵的攝入及吸收率。在用鐵鍋爐炒菜時,可適當加些醋,使鐵成為二價鐵,促進鐵的吸收利用。
377次瀏覽 2024-09-25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136次瀏覽 2025-03-21
0次瀏覽 2025-08-02
0次瀏覽 2025-08-02
4559次瀏覽
4278次瀏覽
4419次瀏覽
4568次瀏覽
4341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