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博禾知道
24人閱讀
脾虛的人一般可以吃葛根,但需根據體質和癥狀調整食用方式。葛根具有解肌退熱、生津止渴等功效,適合脾胃虛弱伴有津液不足或外感癥狀者。
葛根性涼味甘,歸脾胃經,對脾虛濕重或寒濕體質者可能加重腹瀉、腹脹。這類人群若需食用,建議配伍溫補藥材如生姜、大棗以中和寒性。葛根富含黃酮類物質,有助于改善微循環(huán),但脾胃虛寒者空腹大量服用可能引發(fā)胃腸不適。加工方式上,煨葛根或葛根粉沖調可降低寒涼之性,更適合脾虛人群吸收。現代研究顯示葛根多糖能調節(jié)腸道菌群,但脾虛泄瀉者需控制單次攝入量,避免膳食纖維刺激腸蠕動。
葛根作為藥食同源物質,對脾虛兼有糖尿病者可輔助調控血糖,但需與山藥、茯苓等健脾食材搭配。其解酒護肝作用對酒精性肝損傷的脾虛患者有益,但不宜與辛辣刺激食物同食。兒童、孕婦等特殊人群使用前應咨詢中醫(yī)師,避免與降壓藥、降糖藥產生相互作用。日??蛇x用葛根粉粥、葛根鯽魚湯等溫和食療方,每周食用2-3次為宜。
脾虛者飲食需遵循溫熱軟爛原則,除葛根外可搭配小米、南瓜等健脾食材。避免生冷油膩,規(guī)律進食并細嚼慢咽。適當進行八段錦、太極拳等舒緩運動,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。若長期出現食欲減退、大便溏稀等癥狀,建議就醫(yī)進行中醫(yī)辨證調理。
12歲兒童脾虛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、大便異常、面色萎黃、體倦乏力、反復感冒等癥狀。脾虛可能與飲食不節(jié)、先天不足、久病體虛、情志失調、外感濕邪等因素有關,可通過飲食調理、中藥調理、推拿治療、運動鍛煉、作息調整等方式改善。
1、食欲減退
脾虛兒童常出現食欲不振或挑食偏食,進食后易腹脹。這與脾胃運化功能減弱有關,食物積滯于胃腸導致脘腹悶脹。日??墒秤蒙剿幹?、小米南瓜粥等易消化食物,避免生冷油膩。若伴隨舌苔厚膩,可遵醫(yī)囑使用小兒健脾顆粒、醒脾養(yǎng)兒顆粒等中成藥。
2、大便異常
常見大便溏稀或先干后溏,部分兒童可能出現便秘與腹瀉交替。脾虛導致水谷精微吸收障礙,腸道傳導失常。建議家長觀察排便性狀,適當增加蒸蘋果、焦山楂等收斂性食物。腹瀉時可配合使用嬰兒健脾散,便秘時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選用四磨湯口服液。
3、面色萎黃
氣血生化不足導致面部膚色發(fā)黃無華,尤其以鼻梁兩側及口唇周圍明顯。長期脾虛可能影響生長發(fā)育,出現身高體重增長緩慢。日??蛇m量添加紅棗、胡蘿卜等補益食材,配合捏脊療法促進氣血運行。嚴重者需中醫(yī)辨證使用參苓白術散等方劑。
4、體倦乏力
兒童表現為懶言少動、容易疲勞,運動后恢復緩慢。脾主肌肉四肢,脾虛則肢體失養(yǎng)。建議家長安排適度戶外活動如八段錦練習,避免劇烈運動耗氣。食療可用黃芪燉雞湯,藥物調理可考慮芪斛楂顆粒,但須排除貧血等器質性疾病。
5、反復感冒
衛(wèi)外不固導致抵抗力下降,稍受風寒即出現鼻塞流涕等癥狀。脾為后天之本,脾虛則肺氣不足。平時應注意背部保暖,食用百合銀耳羹等潤肺食物。發(fā)作期可遵醫(yī)囑使用玉屏風顆粒,緩解期可用童康片進行體質調理。
家長需注意培養(yǎng)兒童規(guī)律飲食習慣,定時定量進食溫熱軟爛食物,避免暴飲暴食。每日保證1小時適度運動如跳繩、游泳等,睡前可用掌心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消化。若癥狀持續(xù)或伴有發(fā)熱、消瘦等表現,應及時就醫(yī)排除慢性消耗性疾病。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,保證充足睡眠有助于脾胃功能恢復。
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
立即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