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,是頸椎骨關節(jié)炎、增生性頸椎炎、頸神經(jīng)根綜合征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,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?yōu)榛A的疾患。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、骨質(zhì)增生或椎間盤脫出、韌帶增厚,致使頸椎脊髓、神經(jīng)根或椎動脈受壓,導致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。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我國50歲左右的人群中大約有25%的人患過或正在患頸椎病,60歲左右的人患此病者高達50%,70歲左右的人幾乎達到100%。頸椎位于人體的特殊部位,一旦得病,不但危害頭頸,還可牽動全身。10~15%的頸椎病患者出現(xiàn)了下肢癱瘓或四肢癱瘓、大小便失控、臥床不起的癥狀。
臨床表現(xiàn)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(fā)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,如椎節(jié)失穩(wěn)、松動;髓核突出或脫出;骨刺形成;韌帶肥厚和繼發(fā)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(jīng)根、脊髓、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(jīng)等組織,并引起各種各樣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。
根據(jù)頸椎病的各種癥狀,臨床可以分為頸型頸椎病、神經(jīng)根型頸椎病、椎動脈型頸椎病、交感神經(jīng)型頸椎病、脊髓型頸椎病、食道型頸椎病。其中發(fā)病率最高的是神經(jīng)根型頸椎病,食道型頸椎病非常罕見。
頸椎病的主要癥狀是頸肩痛,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,少數(shù)患者有眩暈、猝倒或一側面部發(fā)熱、出汗異常,病情嚴重者雙下肢活動受影響,甚至截癱。
頸椎病的治療分為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。非手術療法是治療頸椎病的基本療法。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642次瀏覽 2024-01-05
0次瀏覽 2025-08-03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193次瀏覽 2025-03-21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4452次瀏覽
4317次瀏覽
4520次瀏覽
4332次瀏覽
4532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