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斜視
111088次播放 2021-03-31
92526次播放 2021-03-31
85881次播放 2021-03-31
相關語音 更多
相關醫(yī)生 更多
相關文章 更多
59625次瀏覽 2019-12-27
63362次瀏覽 2019-12-25
64537次瀏覽 2019-12-25
相關問答 更多
小兒斜視可能由遺傳因素、屈光不正、眼外肌發(fā)育異常、神經系統(tǒng)疾病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配鏡矯正、視覺訓練、藥物治療、手術等方式干預。
部分斜視患兒存在家族遺傳傾向,可能與基因異常有關。家長需定期帶孩子進行眼科篩查,早期發(fā)現可采取遮蓋療法或棱鏡矯正,藥物可選阿托品滴眼液、消旋山莨菪堿滴眼液等緩解調節(jié)性內斜視。
高度遠視或散光會導致調節(jié)過度引發(fā)調節(jié)性內斜視。家長需及時帶孩子驗光配鏡,配合使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、環(huán)噴托酯滴眼液等睫狀肌麻痹劑,嚴重者需進行屈光矯正手術。
眼外肌力不平衡或解剖位置異常會導致斜視,常伴有復視或代償性頭位??赏ㄟ^肉毒桿菌毒素注射暫時調整肌力,或行眼外肌后徙術、縮短術等手術治療。
腦癱、顱內腫瘤等可能損傷眼球運動神經核團,表現為麻痹性斜視。需針對原發(fā)病治療,配合使用維生素B1、甲鈷胺等神經營養(yǎng)藥物,必要時進行神經減壓手術。
建議家長定期監(jiān)測患兒視力發(fā)育,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,保證維生素A和DHA攝入有助于視覺發(fā)育,發(fā)現異常及時就診眼科???。
小兒斜視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弱視、雙眼視功能喪失、心理障礙、面部發(fā)育異常等危害。
斜視眼長期未被使用可能導致視力發(fā)育停滯形成弱視,需通過遮蓋療法或視覺訓練干預。
立體視覺和深度知覺功能可能永久性喪失,需在6歲前進行手術矯正聯合視功能康復。
外觀異常易引發(fā)自卑等心理問題,建議家長盡早進行心理疏導同時治療。
代償性頭位可能導致面部不對稱發(fā)育,需通過斜視矯正術改善。
建議家長發(fā)現孩子出現眼位偏斜時及時就診眼科,定期進行視力篩查和視功能評估。
小兒斜視手術最佳年齡通常為3-6歲。手術時機的選擇主要與斜視類型、雙眼視功能發(fā)育、屈光狀態(tài)以及全身健康狀況等因素相關。
先天性內斜視需在2歲前手術,間歇性外斜視可延遲至5-6歲。不同類型斜視對視功能損害程度不同,需個體化評估。
3-6歲是雙眼視功能發(fā)育關鍵期,此時手術有助于重建立體視覺。錯過該時期可能導致永久性視功能缺陷。
合并中高度遠視或散光者需先矯正屈光不正。部分調節(jié)性內斜視通過戴鏡可完全矯正,無須急于手術。
需排除全身麻醉禁忌證,評估心肺功能。早產兒或合并系統(tǒng)疾病者可能需推遲手術時間。
建議家長在發(fā)現孩子眼球偏斜時盡早就診眼科,通過專業(yè)檢查確定具體手術方案,術后需配合視覺訓練和定期復查。
健康資訊 更多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4
0次瀏覽 2025-08-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