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博禾知道
32人閱讀
心肌缺血通常被稱為冠心病,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。
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常見俗稱,主要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,使心肌供血不足?;颊呖赡艹霈F(xiàn)胸痛、胸悶、氣短等癥狀,嚴重時可引發(fā)心肌梗死。治療包括調整生活方式、控制危險因素,以及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、硝酸甘油片、阿托伐他汀鈣片等藥物。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,可能需要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。
心絞痛是心肌缺血的另一種表現(xiàn),通常由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?;颊咴隗w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可能出現(xiàn)胸骨后壓榨性疼痛,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緩解。治療包括避免誘因、使用美托洛爾緩釋片、單硝酸異山梨酯片等藥物。長期管理需控制高血壓、高血脂等基礎疾病。
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的嚴重形式,由冠狀動脈完全阻塞導致心肌壞死?;颊呖赡艹霈F(xiàn)劇烈胸痛、出汗、惡心等癥狀,屬于急癥需立即就醫(yī)。治療包括溶栓治療、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,以及使用氯吡格雷片、瑞舒伐他汀鈣片等藥物??祻推谛栝L期服藥并定期復查。
無癥狀心肌缺血指患者無明顯癥狀但存在心肌供血不足,常見于糖尿病患者。可能通過心電圖檢查發(fā)現(xiàn),治療包括控制血糖、血壓,使用鹽酸曲美他嗪片、尼可地爾片等改善心肌供血的藥物。定期體檢對早期發(fā)現(xiàn)至關重要。
X綜合征指有典型心絞痛癥狀但冠狀動脈造影正常的特殊情況,可能與微血管功能障礙有關。治療側重于癥狀管理,使用鹽酸伊伐布雷定片、尼可地爾片等藥物。生活方式調整和心理疏導也有助于改善癥狀。
心肌缺血患者應注意低鹽低脂飲食,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,戒煙限酒,適量有氧運動如散步、游泳。定期監(jiān)測血壓、血糖、血脂指標,遵醫(yī)囑服藥并定期復查。出現(xiàn)胸痛持續(xù)不緩解時應立即就醫(yī),避免延誤治療時機。
缺鐵性心肌缺血患者可以適量吃豬肝、牛肉、菠菜、黑木耳、紅棗等食物,也可以遵醫(yī)囑使用硫酸亞鐵片、右旋糖酐鐵口服溶液、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、多糖鐵復合物膠囊、富馬酸亞鐵顆粒等藥物。建議及時就醫(yī),積極配合醫(yī)生治療,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服用合適的藥物,并做好飲食調理。
豬肝富含血紅素鐵,吸收率較高,有助于改善缺鐵性貧血。缺鐵性心肌缺血患者適量食用可補充鐵元素,但需注意膽固醇含量較高,不宜過量。建議每周食用1-2次,每次50-150克,烹飪時避免高溫油炸以減少營養(yǎng)流失。
牛肉是優(yōu)質蛋白和血紅素鐵的重要來源,能促進血紅蛋白合成。缺鐵性心肌缺血患者可選擇瘦肉部位如牛里脊,避免高脂攝入。建議搭配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如青椒烹調,以增強鐵吸收效率。
菠菜含非血紅素鐵和葉酸,雖吸收率較低但適合長期食用。烹飪前焯水可去除草酸,提高鐵利用率。缺鐵性心肌缺血患者可將其與富含維生素C的番茄同食,每日建議攝入100-200克新鮮菠菜。
黑木耳含鐵量是豬肝的7倍,且膳食纖維豐富。缺鐵性心肌缺血患者可用其涼拌或煲湯,每周3-4次,每次干品10-15克泡發(fā)后食用。注意充分泡發(fā)并煮熟,避免與濃茶同食影響鐵吸收。
紅棗含有機鐵和環(huán)磷酸腺苷,能輔助改善心肌供血。缺鐵性心肌缺血患者可每日食用5-10顆,建議搭配桂圓煮粥或直接食用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攝入量,避免血糖波動。
硫酸亞鐵片用于治療缺鐵性貧血,可改善心肌缺血癥狀。該藥物可能引起胃腸刺激,建議餐后服用。用藥期間需監(jiān)測血清鐵蛋白水平,避免與鈣劑、抗酸藥物同服。
右旋糖酐鐵口服溶液適用于不能耐受片劑的患者,吸收較穩(wěn)定。缺鐵性心肌缺血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現(xiàn)牙齒染色,建議用吸管服用。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血紅蛋白指標。
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胃腸反應較小,生物利用度高。缺鐵性心肌缺血伴胃腸功能紊亂者可選用,但需注意可能引起大便顏色變深,屬正?,F(xiàn)象。
多糖鐵復合物膠囊含鐵量高且副作用較少,適合長期補鐵治療。缺鐵性心肌缺血患者服用時需避免與咖啡、牛奶同服,建議間隔2小時以上以保證吸收效果。
富馬酸亞鐵顆粒適用于兒童及吞咽困難患者,溶解后服用方便。缺鐵性心肌缺血患者使用時需注意劑量控制,過量可能引起鐵過載,需嚴格遵醫(yī)囑調整用量。
缺鐵性心肌缺血患者除飲食補鐵外,應保持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、游泳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鐘。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心臟負荷,同時保證每日7-8小時睡眠。烹飪建議使用鐵鍋,可微量增加食物鐵含量。定期監(jiān)測血常規(guī)和鐵代謝指標,出現(xiàn)心悸加重或胸痛需立即就醫(yī)。注意限制濃茶、咖啡攝入,其含多酚類物質會抑制鐵吸收。
心肌缺血患者服藥后恢復時間通常為1-3個月,具體時長與病情嚴重程度、藥物選擇及個體差異有關。
心肌缺血的治療周期受多種因素影響。輕度心肌缺血患者若及時規(guī)范用藥,配合生活方式調整,可能在1個月內癥狀明顯改善。常用藥物如單硝酸異山梨酯片可擴張冠狀動脈,阿托伐他汀鈣片調節(jié)血脂穩(wěn)定斑塊,阿司匹林腸溶片抑制血小板聚集,這些藥物聯(lián)合使用有助于緩解心肌供血不足。中度缺血患者可能需2-3個月療程,期間需定期復查心電圖、心臟超聲等評估治療效果。部分患者存在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時,需在藥物基礎上考慮支架植入術等介入治療。治療期間需監(jiān)測血壓、心率變化,避免擅自調整藥量。心肌缺血恢復過程中,胸痛、氣短等癥狀會逐漸減輕,但完全消除需持續(xù)用藥并控制危險因素。
建議心肌缺血治療期間保持低鹽低脂飲食,每日攝入蔬菜水果不少于500克,限制動物內臟及油炸食品。每周進行5次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,避免劇烈運動誘發(fā)心絞痛。嚴格戒煙并控制體重,定期監(jiān)測血脂、血糖指標。若服藥后出現(xiàn)牙齦出血、肌肉酸痛等藥物不良反應,應及時就醫(yī)調整方案。夜間睡眠時可抬高床頭減少回心血量,外出時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片應急。
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
立即咨詢